篡改新能源二手车数据,私下售卖维保记录,这些“聪明人”被判刑,冤不冤?
时间:2025-01-09 访问量:72 来源:二手车小胖说
本内容来自于特邀二手车领域法律专家张律师,王萌进行修改调整。
2024年12月17日,公众号“上海高院”发表一篇文章,《私自篡改数据,就可以“解锁”新能源汽车电池?真“刑”!》在新能源汽车以及汽修领域掀起一阵波澜。一方面,本案中修理工的行为动机主要是满足车主维修需求、谋取经济利益,主观恶性相对较小,且未造成如系统宕机、大面积数据损毁等严重后果,仅为局部数据失真。那么罪罚是否适当,这是一个议论焦点。另一方面,新能源车企的技术壁垒和维修门槛,是否涉及市场垄断行为,也是一个议论焦点。
各方观点和网络上的声音很多,我们在此不再赘述议论。
大刘、小刘兄弟二人自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从事汽车电路维修工作,在维修领域深耕细作十余年后,终于成立了自己的汽车维修公司。工作期间,兄弟二人逐渐了解到,A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为避免动力电池在撞击受损后继续使用引发短路起火,电池管理系统会在识别到碰撞信号后“上锁”(即禁止动力电池对外输出功率),从而降低安全隐患。按照常规流程,动力电池应在完成相应维修检查,并确保能正常安全使用后,才能“解锁”。但按照常规流程“解锁”的费用较高且耗时较长,部分车主为贪图便宜省事,便向二人询问是否有其他“捷径”。二人发现了赚钱的“商机”后,研究出利用芯片读写器、电脑等工具修改电池管理系统数据来达到“解锁”电池的目的。但这样的违规操作并没有真正将撞击受损后的电池修好,反而会像埋了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发生不可弥补的后果。然而,二人无视安全隐患,以快速低价为噱头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并招揽顾客,最终导致A公司对其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运行的采集数据失真,影响了A公司对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的监管。A公司在发现上述情形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在经侦查后抓获大刘、小刘。二人对上述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现经查证,二人通过上述方式修改了两块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数据,获取违法所得共计5000元。嘉定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大刘、小刘为非法牟利,违反国家规定,对新能源汽车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进行修改,导致新能源汽车电池运行的采集数据失真,影响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的监管,后果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本案系共同犯罪;两名被告人均能如实供述罪行,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从轻处罚、从宽处理。结合两名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具体作用、本案的社会危害性、违法所得已全部退出等情节,依法判决大刘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小刘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违法所得及犯罪工具予以没收。
近日和行业内专业人士聊起这个案子,他认为,电池管理系统(BMS)主要作用是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监控电池的状态,那么它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受法益保护的)“计算机系统”,对它进行删减、修改、破坏是可以符合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构成的。这一点,我也深表认同。看到这个案子,我想起多年前的一桩和维修人员相关的刑事犯罪案件,在这里举一反三的拿出来分享。案由: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2018年3、4月份,被告人吴世斌、皮冠铮与李某(另案处理)共谋,成立北京车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车辆维修、保养信息查询业务。被告人吴世斌具体负责公司日常经营事务,并在未经大众、雪佛兰等多家汽车商家允许的情况下,私下通过每月给付费用的形式买通在上述4s店工作的被告人,获取上述4s店车辆维修保养系统的账号和密码,并通过上述4s店工作人员在4s店工作电脑中植入安装“PP透”软件,用于突破网络限制。被告人皮冠铮召集被告人苏某某、梅某某、王某1、徐某某等人制作、使用“爬虫”、“订单”、“调度”等程序,利用被告人吴XX非法获取的上述汽车商家的账号和密码,通过远程控制、自动抓取等方式,非法获取上述汽车商家专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客户汽车维修和保养记录数据。至2020年5月底,北京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车辆维修保养信息数据1000余万组,并向下游客户提供查询业务,非法获利人民币6554518.06元。被告人邢某等人在4s店工作期间,在未经本单位授权的情况下,私自提供车辆维保信息系统登录账号及密码,协助北京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连接4s店车辆维修保养系统专网、远程控制等方式获取计算机系统内车辆的维修保养信息数据,从中非法获利。被告人吴世斌、邢某等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上述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三个月至三年八个月徒刑不等,并分别被处罚金。汽车行业的维修人员,都具备一定科技知识、具有手工技术,在这个经济社会中,靠手艺吃饭,是受人尊敬的,同时也是一门稳定的具有增值性的工种。但是,脑子灵活、手艺灵巧,可千万不能用错了方向、走偏了道路,我们有句玩笑话:赚钱的门路都写在刑法上呢。玩笑可以,真的去实践了,那就只能是“一锤子买卖”了。各位二手车老板们,你们每天收车、卖车、评估,会获取大量的客户隐私信息,比如姓名、电话、车牌号码、车架号等等,甚至身份证号码,如果管理不善,被某些良心不端的员工批量利用或者传播,轻则公司造成损失,重则老板锒铛入狱,这不是开玩笑。
所以建议,相关工作岗位人员签订信息保密条款和工作要求,在职、离职交接和信息保护,即使离职,如果带走这些“资源”公司也将有追溯的权利和责任,对于员工也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在劳动合同,岗位职责,管理细节上,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完善。
经济不太好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用制度用方法,而非简单直接的所谓江湖情感和意气用事,不要高估人性的善,更不要低估人性的恶,虽说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但是在利益面前和诱惑面前,屠龙刀也会砍下欲望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