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职业打假人来了!各位老板,别再马虎了!
时间:2020-12-29 访问量:435 来源:二手车白武士
不一般的咨询
今天早上10:04,像往常一样,手机发出熟悉的铃声,又来微信消息了。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发生,我没有特别在意。但是,这一次有点不一样,不是车商,也不是消费者。
对,我研究二手车纠纷案件很多年了。略有心得,进可攻退可守。
看到我连续问两次“职业打假人”,就知道我有多惊讶。
这不是我接触的第一个要做“二手车职业打假人”的人,但这是第一个直接表明发展意向的人。激发了我的兴趣。于是我打算把这次对话变成一次采访。
采访“二手车职业打假人”
采访,目的是知道他为什么要成为“二手车职业打假人”,基于什么原因,是利益,还是公益,还有就是想知道他对二手车这个行业的现状有什么样的看法。
这个回答,思路相当清晰明确:有专业技能,能看车况;对车商卖车坑消费者有一定的了解;想赚快钱。
我以前说过,“二手车打假人”的几类人,其中就包括汽修厂员工。
汽修厂员工每天接触事故车和二手车,工资也不高,也算是了解汽车行业的人,在利益的驱使下,萌出“职业打假”的想法一点也不奇怪。
主动出击,伪装普通消费者
主动出击其实就是知假买假,现在很多法院是不支持“知假买假”去索赔的这种行为。
但是往往很难证明他是知假买假。伪装成为普通人,是很简单的事。
使用一段时间再维权,这确实是一个很隐蔽的做法。车商可能没反应过来这是一个“二手车职业打假人”,让车商自己掉进自己挖掘的“坟墓”。
原谅我用这么恶毒的“词”来形容,因为这个坑确实是车商自己挖的。
看上面的截图,“有问题隐瞒的就买进”,如果车商没有隐瞒车况和虚假宣传,职业打假人是不会“买进”的。
王海是“职业打假人”的典型人物,擅长“公益打假”,促进消费环境的净化。
利用法律,赚取“不义之财”
想起有句老话: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文化的流氓。现在还要加一个:懂利用法律的流氓也挺可怕的。
不义之财,其实,车商坑消费者,赚取暴利,也可以说是“不义之财”,二手车职业打假人是在用数学原理维持社会公益:负负得正?
这笔钱就可以花得安心理得?这个需要道德学家和哲学家来解释了,也许会得出“存在即是合理”这个结论。
知假买假,涉嫌“敲诈勒索”
知假买假然后索赔,其实和敲诈勒索非常接近。有必要了解一下。我相信一定有二手车职业打假人在看本篇文章,那就在这里告诫一下。
从上面的思维导图可以了解到,“敲诈勒索罪”基本上起步4000属于数额较大。
一经定罪就可以判3年以下,8万以上属于数额巨大,3-10年跑不掉,40万以上,10年有期徒刑妥妥的的。
师傅领进门,修“刑”看个人。另外,赚快钱的方法,基本上都在《刑法》里面。
从网上知道二手车维权能赚快钱
无意间看到新闻,就能让一个普通的喷漆工萌生职业打假的“发展意向”,这种领悟,值得广大车商学习:要发展成一个知法懂法,诚信规范经营的车商。
毕竟,退一赔三对于大部分人还是有很大的诱惑。这个我比谁都清楚,我劝退太多要退一赔三的咨询者了。
继续劝退,维权成本高
如果刑法不能劝退他,那就用成本劝退。
如果有一个律师对你说,这个案件100%赢,这个律师就是一个骗子。
如果一个职业打假人认为一定可以获得退一赔三,这个人一定是傻子。
这是一个没有资本的普通喷漆工,没有资本可以让他试验和失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