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下半场,好人才能赚钱的时代!
时间:2022-07-26 访问量:317 来源:本站
2020年开始的疫情影响对于中国的诸多行业可以说是颠覆式的改变,资本和互联网没有改变和颠覆的,疫情和管控改变了。
再夹杂今年俄乌冲突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没有一个行业不在巨变中继续改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今年的7月7日,可以说是自从改革开放,或者往后说,私家车进入家庭后,中国汽车流通领域最重要的一个时间点事件。多达17个部委联合发文,罕见的彻底的促进汽车消费,尤其是二手车领域的政策改变,前所未有。
如果是2003-2022年7月,是中国二手车原始快速发展的上半场,那2022年7月7日以后,就是中国二手车真正的下半场了!
汽车行业相比较其他产业,比如房地产、金融等领域,改革开放的红利时间可能略短一些,但是相对互联网、教育等产业又起步不算晚,可以说是典型的改革开放后的“具备国内特色的特殊化大消费领域行业”
很多人看不懂,或者说小看了这个行业,2021年,这个行业年交易规模达到1800万台以上,成交总额超过万亿元,就算你不买二手车,起码这一辈从23到70岁,着46年你最少也得换3台车,只要你开车买车。
如果这个行业真的说什么时候开始“崭露头角”,或者说市场化开始,我觉得应该从2003年“非典”那年开始算,有几个时间节点还是挺重要的。
1、2003年非典,私家车普及加快,二手车流通加速,全国年交易量从十几万步入百万级。
2、2006年,中国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初步规范二手车行业的从业基础,汽车生产厂家和4S店模式,开始关注二手车,并且有了尝试,年交易量冲击500万规模。3、2010年,北京限购开始,汽车消费“自由市场”变成“条件限制”,全国二手车“车源城市”和“流入城市”出现结构变化,紧接着全国各地“二手车限迁“逐步出现,阻碍了市场的发展,但是市场保有量基盘过亿,二手车年成交量冲击1000万量级是趋势。4、2013年,资本和互联网企业快速大规模进入市场,形成了传统二手车经营者和“互联网电商”的竞合博弈各种问题,既放大了行业影响,也放大了行业问题,1000万+的年交易量却并没有实现原有预期的大规模快速增长。
5、2019年,二手车电商从百家争鸣到寥寥无几的“活着”,这其中汽车厂家合品牌4S店迫于在2018年后的“新车顶峰下滑”不得不真正的开始关注二手车,行业1500+的年交易中,原来看不上二手车的新车领域投资人加大二手车关注。6、2020年,疫情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前释放和改变了行业的结构,尤其是汽车流通领域。
改革开放后,和很多行业一样,二手车领域也都是“顺势而为”的红利时代,大趋势下做房地产的和搭建平台的,二手车领域则是把握资源的和胆子大的。
凭心而论,二手车上半场赚钱的人与这些人的勤奋和聪明有一些关系,但是和学识、能力、品行却并不一定有强关联。
和其他高速增长的很多行业都有类似点,不做二手车,可能这些人做别的也能赚到甚至赚的更多。
依附于大时代发展大势的很多生意,往往粗糙、善变、不守规矩、不讲原则、不重视人才、只看眼前,大家你争我夺,有利可图的时候一哄而上,无利可图的时候一哄而散,如蝗虫过境,商业环境如何能好?
最典型的莫过于很多二手车市场的“劣币效应”,再好再诚信的二手车企业,在二手车市场里面也很难卖出品牌溢价,二手车电商几百亿的“你争我夺”最后是“一地鸡毛”的行业困境。
虽然很多人眼里、心里、感觉上,很多做二手车的人都挺有钱的,其实说实话,是个假象,别看有些人做这个行业是“大金链子小手表,每天一顿小烧烤,靓丽小妹陪着好“,其实你们听到的都是他们“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走麦城那段外行没听到。
不排除有一些从业者有一定的原始积累,但是和其他行业比起来,差远了,也远不够,从规模到实力,从品牌到影响力,超过80%依旧是年均交易200台以内的的“夫妻老婆店”而已。
2022年初,二手车最明显的“反噬”已经来了,目前平均售价10-15万的二手车,亏损1万算是侥幸,这一轮行业整体亏损300亿起步。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投机暴富者搞不好要返贫了,对于有些二手车从业者来说,新政策出来后,也许离开行业做点理财可能更好。
不管是二手车,还是新车,还是什么东西,下半场更加明显的规律就是短期拼营销、中期拼模式、长期拼产品。
网红产品难持久,模式故事难继续,只有产品真的靠谱才是持续发展基础。那么,二手车企业,汽车不是我们生产的,我们的“产品”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基于汽车本身的“专业化”服务,这个服务的本身最大的要素就是提供服务的人,这些“好人才”,才是下半场的核心竞争力。今后,二手车的“信息差价”的利润率基本上也就锁定了5%左右的行业合理化标准,以前所谓的20%时代早就没有了,甚至5%都不可能了。
中国的竞争,尤其二手车,激烈的时候都要利润倒挂,和新车4S店一样,差价没有甚至亏的,要靠金融、保险、售后、衍生服务赚钱。
你别不信,现在很多江浙沪的城市,这种”套路“比比皆是,这个打法,4S店早就“驾轻就熟”了!
最近几年,很多二手车商“官司缠身”为啥?以前靠“忽悠”赚的钱,粗放管理起步的,现在都要还了。
收车时候按照低配压价,看车的时候检测马大哈,整备的时候随意,卖车的时候按照高配忽悠,出了问题再想办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虽然说现在很多技术产品可以解决人的部分问题,但是二手车挺特殊的,短期看,人才的差别,还是蛮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这也就不难怪很多都是老板老板娘亲自“上阵”,以后要是做大做强,这么干就不行了!
一说直播好,呼啦啦都上,实际效果呢?成交转化呢?入不敷出赔本赚吆喝?不是这个模式不行,是我们的管理、技术、流程各个方面都太粗糙,太侥幸了。
车位不能空,这是很多传统二手车商的思路,有时候,时机不好,车位空着最多赔场地费,你收了车,不但场地费赔,资金、人力、营销加一起可能赔的更多。
所以,二手车下半场,与其说是产品竞争,不如说是“好人才”的竞争,这里面说的“好人才”可不仅仅是很多传统老板认为的“忠心耿耿”大伙计,业务大拿,还包括懂业务的管理高手、懂内容的销售高手、懂财务的管家高手!
刚才我们说的是基于“好人才”才能提高的好产品,也就是产品层面,其实这次新政策推动的下半场,企业品牌和文化是根基。对于企业和企业老板们来说,短期拼机遇,中期拼能力,长期拼人品。
二手车企业往往都是“家族基因”或者“兄弟合伙”,哪怕是很多4S店集团也都是有着或多或少的“江湖气质”的,这本身也是行业发展初期的基因。
但是到了后面,老板们是不是“好人”,如何能让更多的“好人”做好事,这就是大问题了,尤其是二手车,放大器的效应特别明显。我相信很多80后男同学们,寒暑假都或多或少玩过三国游戏,我们就按照三国演义里面的很多“老板”模型来参考说说吧。
一些二手车老板属于“吕布类型”,个人单兵能力超强,恨不得前中后场都自己来,毕竟吃过“伙计背叛单干”的亏,所以虽然公司小,但是投资回报率还不错,不过越来越不行了。
“袁绍”类型的老板北方居多,顺势的时候掩盖了很多问题,反正分钱也还有,不过老板多谋而少断,看过程“戏精”,往往对结果忽略,导致了人才不能发挥,最终结果并不理想。
“孙权”类型的老板,大城市“车二代”居多,家族积累或者传承的,团队也还好,公司也稳定,不过温水煮青蛙,面临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刘备”类型的老板,基本是二手车行业很多公司的“底层文化”,懂不懂几个酒桌喝多了,拉着外面“结拜”的并不新鲜,我也是见怪不怪了,这种文化的好处就是初期起步较快,但是利与义矛盾的时候就麻烦,而且团伙文化比较明显,团队战斗力往往不足,请诸葛亮,难!
也许二手车领域,需要的是“曹操”这样的赏罚分明,又能成事的老板或者带头人,也许有人说不对,我只是说其中一部分,欢迎您有不同意见。
看到太多二手车企业一手好牌打烂,一群好人打散,很多都是投资人老板的企业文化根基问题。有的老板,事必躬亲不培养不信任团队;有的老板困境时侯承诺满满,收获果实分配不公;有的老板挑动下属分帮分派渔翁得利,帝王心术;有的老板感情用事自己傻扛;有的老板思想先进行动迟缓;有的老板只用亲属不用“外人”;有的老板只用“宠臣”不用“能人“。什么样的老板,什么样的“好人”才能带出来好的二手车团队呢?
对于中国的二手车,历经20年的时间,进入到了下半场,可以说最近几个月的至暗时刻我们迎来了“政策光明”。
有些人万念俱灰,有些人踌躇满志,这两个都是极端了,只要你坚持“好人”和“好人才”的自我本心,你就永远有饭吃!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世界上永恒不变的就是“改变”这件事本身,二手车,下半场,加油!